拥有以比亚迪、理想为龙头的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产业覆盖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10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其中,储能系统模块化设计,最小化故障影响,可用度高达99.9%,也进一步保障了整个光储逆变器系统的运行可靠。其次,面对行业中良莠不齐的逆变器质量以及越来越严苛的应用环境,华为智能光伏坚持从设计到验证的闭环产品质量管理。
为此,光伏企业在设备研究与可靠性上进行了持续的研发升级。与此同时,作为光伏深入不同行业的代表,分布式光伏亦是整个光伏在可靠性、安全性上的代表。另外,从电力系统自身来看,随着光伏在电力系统中装机比例的不断增加,电网对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力调度和运行环境响应和调控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分布式发电占比的增加,对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方面的检测和预警功能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此外,在产品出厂前都会经历上百项的严苛测试,如温度循环、盐雾、粉尘/湿度测试等,保障逆变器可以保障25年使用寿命。面对分布式光伏的爆发与崛起,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因地制宜推出更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的产品,保障电站可靠稳定运行,将成为分布式光伏市场健康持久发展的坚实保障。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崛起,从农户、工商业企业屋顶到校园、医院、加油站、油田、机场、高铁站等都出现了分布式光伏的运行身影。从产品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暴晒、淋雨、极寒等挑战,以高可靠的设计实现IP66防护等级。受访单位供图(原标题《将绿色可再生能源带入城中村用户家中 深圳燃气首个城中村户用光伏项目落成》)(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白依茹 王双双)。
据介绍,相比于常规户用光伏建设,城中村户用光伏的建设过程较为艰难。建设期间连续降雨,项目人员克服困难仅用一周时间完成首个试点项目建成落地。据悉,深圳燃气已与福田区上梅林村签约整村光伏建设协议,预计可建设规模为3MW,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300万千瓦时,每年将为上梅林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1029 吨据悉,深圳燃气已与福田区上梅林村签约整村光伏建设协议,预计可建设规模为3MW,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300万千瓦时,每年将为上梅林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1029 吨。
基于以上优点,深圳燃气推出了常规款光伏阳光棚、中国风光伏阳光棚、发电玻璃阳光棚、模块化光伏阳光棚等不同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一户一设计定制化方案,用户可结合自身需求灵活选择。据介绍,相比于常规户用光伏建设,城中村户用光伏的建设过程较为艰难。
受访单位供图(原标题《将绿色可再生能源带入城中村用户家中 深圳燃气首个城中村户用光伏项目落成》)(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白依茹 王双双)。记者从深圳市燃气集团获悉,近日,深圳燃气首个城中村户用光伏项目福田区上梅林村户用光伏项目落成。在带来环保效益的同时,深圳燃气围绕建筑美学,为用户精准化定制设计方案,采用中国风光伏阳光棚设计,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实现生活与美学的完美结合。记者了解到,上梅林村户用光伏项目通过防水支架和四周设置排水槽实现防排水,主体结构采用镀锌铝镁,组件选用545Wp双玻璃单晶硅光伏组件60片,项目装机规模32.7kW,年发电量约3.4万千瓦时,年减碳量约11.2吨。
福田区上梅林村户用光伏项目建成后实拍图。建设期间连续降雨,项目人员克服困难仅用一周时间完成首个试点项目建成落地。由于城中村现场条件复杂,每栋楼之间距离较近,光伏组件、主体架构等相关设备设施只能由人工搬运至13楼屋顶。深圳燃气坚持履行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的职责使命,一方面,全力配合各区推进城中村瓶改管工作,推动民生工程落地见效,为增进民生福祉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城中村屋顶资源,积极布局分布式光伏项目,为城中村居民提供绿色低碳能源,改善居住环境,全面提升居住品质。
未来,深圳燃气将继续积极开发城中村分布式光伏项目,助力深圳市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探索城中村治理方案,为推动城中村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深燃力量。深圳燃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中村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有以下三大优点:一是自发自用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能抵消一部分市电使用,减少电费支出;二是在不构成封闭空间的前提下,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获得美观的阳光房,提升屋顶利用率;三是安装在屋顶上的光伏组件可以直接吸收太阳能,夏天可降温3℃至6℃,提升居住品质
测试中,该透明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显著提高。研究人员认为,同样的技术可以用来提高其他类型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研究人员表示,普通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有一个不透明的金属背面触点,可以捕捉更多的光。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信息技术、机械学与光学研究型大学(ITMO)的研究人员在《应用材料与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发文报告了一种方法,可以使用透明材料制作太阳能电池,同时保持其效率。在这项研究中,ITMO团队使用一种使用离子液体掺杂材料的技术,这种离子液体可以改变处理层的特性,从而解决了效率问题。但是,要开发出既高效又透光性好的太阳能电池却相当困难。透明太阳能电池采用透光背电极。这种薄膜可以应用在普通窗户的顶部,在不影响建筑物外观的情况下产生能量。
这项新技术通过添加杂质来改变材料的性能,无需使用昂贵的专用设备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光子在通过时不可避免地会丢失,从而降低设备的性能。
现在,他们计划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并改进离子液体掺杂技术。太阳能领域最令人感兴趣的挑战之一是透明薄膜光敏材料的开发
塞罗购物中心是芬兰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绿色建筑的一个范例。从建立之初,该购物中心就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2022年,来此购物休闲的顾客数量就超过2100万人次,是北欧地区规模最大的商场之一。走进塞罗购物中心,人们首先被大厅内繁多的绿色植物吸引。未来,芬兰政府还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打造更多更具智能化的绿色建筑。虚拟电厂是一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占地约半个足球场大小,包括一个模块化电力存储设施。
芬兰议会不久前批准新的《建筑法案》,将碳减排概念全面纳入建筑立法,计划通过引进数字化技术改善建筑质量、推广绿色建筑等,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建筑能源配置优化,啤酒厂引入虚拟电厂、能源储存技术等。
另有数据显示,芬兰约1/3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建筑环境。透明的顶棚让自然光透入商场内部,令视觉空间更加宽敞,也节约照明灯的使用。
这一20兆瓦的电力存储系统于2021年10月并入芬兰国家电网,于2022年3月接入啤酒厂,使该厂能够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能源消费。芬兰政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近年来持续修订法律和出台措施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下辖的全球建筑建设联盟发布的《2022年全球建筑建造业现状报告》,2021年在欧洲地区,建筑领域能源需求占能源总需求的40%,其中80%来自化石燃料。这些技术在助力商场减少电力消耗的同时,也优化了购物体验。从2010年到2021年,该商场的能源消耗量减少了40%,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4157吨。芬兰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部长玛丽亚奥希萨洛表示,芬兰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国内建筑整体上对低碳排放解决方案的需求很大。
2003年,塞罗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展开合作,打造首个建筑自动化系统。该中心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以西城市埃斯波,拥有约170家商铺以及配套的图书馆、音乐厅、娱乐设施等。
芬兰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辛布里乔夫啤酒厂,设置了到2030年实现生产过程脱碳的目标。20年来,项目通过安装在商场内的供热通风、空气调节设备以及能源数据点、空气质量和温度传感器、智能照明系统,结合店铺出租率及天气数据等,帮助商场确定能源消耗及空气质量等需要改进的关键领域。
当电价高时,该商场可以使用其太阳能板生产的自主储存电力。例如,一旦降雪来临,室外传感器将自动触发融雪系统,将商场外部的积雪融化。